山野渡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未来小说weilaix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晁见她动作,惊得往后退了两步,脸上已无血色,耳稍却红了起来。
“伤在背上,姑娘不......不必看了。”
谢明瑛反应过来,也不大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忙把话头移开:“我今日来一则是兑现承诺,二则是感谢郑学士言而有信,替我传话的。”
说着,便把匣子递给了他。
郑晁疑惑地打开看,有些发愣。
里面是一摞齐整的《治史本册》,书页泛黄,纸张却不见折痕,可见保存之人用心,这样的书刊印的也不少,只是再没有这套珍贵,因是杜照辅佐高祖皇帝数十年的手稿心血,其中还有杜照誊抄的高祖皇帝的批注。
这样的东西他以为那日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她并不是玩笑,还给他送上门来了。
“放着也是落灰,不如让有需要之人物尽其用,也是谢你先前解我疑惑和传话的恩了。”她说。
郑晁要俯身回谢,谢明瑛摆了摆手。
“你受这身伤,左右也有我的缘故,你也不必谢我。翰林院那帮看人下菜碟的酸夫子和那个捧高踩低的何主事你也不必理会,你总归是要拜入杜公门下的,比他们前途无量。”
郑晁听见了话里的不对:“我还没有拜入......”
谢明瑛已往外走了:“总之,我会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的。”
“我......”
她走到影壁旁,转过头来,认真地问道:“你之前说,你是不是还未娶妻?”
话锋忽转,让郑晁差点没接上,凭着本能记忆答道:“是。”
“也没什么早年订下的婚约之类吧?”
摇头。
“哦,那你好好养伤,我不打扰了。”
说罢,转出了影壁。
一阵风过,郑晁才反应过来,谢明瑛她,刚刚问的什么。
*
出了西六巷,谢明瑛才想起来此处离着驿馆不过两条街。
解着缰绳的手不由停住,心中还没怎么细想,脚已经踏进了街流中。
两条街的喧哗只在耳边划过一会,又逐渐安静下来。
京城驿馆不比城郊的繁闹,谢明瑛在一家生意算不上好的玉器铺子前装模作样地摆弄着一件茶器,眼角却在偷偷瞟望驿馆周围的布防和路况。
这里常住着使节和驻外官员,四周十数丈内少有人和商铺,门口还常有城防营的人值守,果然和她想的差不多。
京中与安国公来往的那人,选在他进京前一晚去通州密会,怕也是考虑到京中守备森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