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跟高力士一路上简单攀谈后回到贞观殿。

李隆基得知杨玉环无心相见之后,越发懊恼了。

之前不管怎么闹矛盾,杨云来了,他都能见到杨玉环,这次却无济于事,这说明什么?一定是九天玄女洞察了他的怀疑与动摇,觉得他心不诚,便给予惩罚!

李隆基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做错了事。

越是如此,他心中也就愈发恼恨高力士对杨玉环和杨云的怀疑,不是高力士把他带偏了,他也不会犯错,由此反而增添了他对有着神仙光环笼罩的杨玉环的爱慕。

这对杨云来说,并非什么坏事。

“国师辛苦了,今天朕要闭关向上苍祈祷,你先回吧。”李隆基没了之前迎接杨云的那种热情,露出一种急于把杨云赶出宫门的意兴阑珊的态度。

杨云行礼后,被高力士送出贞观殿。

在兴教门坐上马车,车驾向南,还未出应天门就被人拦了下来,杨云拨开车帘一看,李林甫在前方拦住去路。

“国师,恭喜啊,刚得知消息,你已经被陛下任命为中书侍郎,位列宰辅。”李林甫一脸感慨的样子,眼前这少年郎升官之速,已经打破了大唐官员升迁的记录,看来这裙带关系比什么都更好使。

杨云的中书侍郎,其实跟李林甫的吏部尚书品阶差不多,但跟吏部尚书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才能位列宰辅不同,中书侍郎乃是副中书令,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属于官秩低但权力高的实缺。

安史之乱后许多门下侍郎和中枢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可成为排序最高的宰相,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问题是李林甫怎么说也是从基层摸爬滚打一路升迁上来的,有着实打实的政绩打底,实际上李林甫这一派系最注重的就是为官的履历,属于实干派,而杨云不过是被李隆基空降到中书省,全无根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杨云突然意识到,李林甫主动前来恭贺,是否担心其仕途受到影响?

知道杨云进入中书省,马上就要跟张九龄共事,李林甫生怕杨云跟张九龄结成一党而对他有所疏远,所以才要先张九龄一步前来拜会,想把杨云的政治倾向弄清楚。

杨云叹息道:“对于朝事,我完全就是个新手,一窍不通……陛下如此,真是赶鸭子上架,难为人啊!”

“国师大可放心,中书省乃大唐中枢,具体负责之事……我也知晓,只要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来问我……或者是我主动上门为你解释也行。”李林甫脸上满是嘚瑟。

可能是觉得自己投资杨云终于有了结果。

自己乃是吏部尚书,管着天下官员的官帽子,杨云这个中书侍郎又是政***的决策者,若是二人联手,那在朝中真有实力跟高力士抗衡。

总而言之,杨云突然掌握实权,成为右相级别的大人物,不容小觑。

至于李隆基是否真的会给杨云放权,现在还不好说,但杨云感觉这次李隆基赐给他官爵时态度诚恳,比之前只是随便应付给个官做,要正式许多。

杨云要去中书省将差事交接一下,李林甫坚持要与杨云同行。

前文说过,中书省位于洛阳皇宫明堂的西南方,按其位置镶嵌于皇宫之内,但通常不会由内宫直接去中书省,而是要出应天门,再折而向西,顺着宫墙走一段,由光政门再次向北,穿广运门、明福门到中书省衙门。

当然,如果皇帝有急事,传旨太监可以直接从武成殿或集贤殿,或者走千秋门、右延福门到中书省,但普通官员走这两条捷径,那就是僭越。

二人到了中书省衙门,就见张九龄已站在大门前等候。

显然张九龄已提前得到宫里通传,以为高力士会带着杨云直接从宫里过来,却没想到杨云会与李林甫走到一起。

“张令公,别见怪,国师不太明白这边的情况,我不过是带他到你这里走走,以后他中书侍郎的差事,我不会过问。”

李林甫在张九龄面前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好像在说,看看我,比你有先见之明,先跟杨云建立起良好关系,你一步迟步步迟,以后有得你好受。

张九龄淡淡一笑,懒得跟李林甫争论什么,带着杨云和李林甫进内,把杨云这个中书侍郎承担的差事讲述了一下。

看起来很要紧,但其实不过是管理各地公文,辅佐中书令将差事给解决好,最后一切还是要看刚调任尚书左丞的牛仙客的意见,毕竟牛仙客才是知政事。

大唐中枢这些官职太过混乱,居然多达十多个职务都可以担任左相,杨云脑袋都有些绕晕了,总而言之,目前他的直属上司是张九龄,而张九龄直接向牛仙客负责,牛仙客平时也不做主,遇到大事一定会去请示高力士。

这就导致杨云并不是什么朝中的二把手,他这个右相或是副相跟之前的御史大夫一样有名无实,连张九龄都做不了决断,杨云也就只能干瞪眼。

不过李林甫明显把杨云捧到很高的位置上。

最关键一点,杨云能时常去见李隆基,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话可以通过杨云的关系直接跟李隆基汇报。

以前杨云只是虚有其名的御史大夫,就算张九龄和李林甫有事也不会随便托付杨云去君前奏请,因为那不是杨云的职责范围。

但杨云上了中书侍郎的官衔后,朝中无论大小事务都可以通过杨云去说,这正是高力士对杨云越发忌惮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是二把手,胜似二把手。

“中书侍郎权责重要,非要坐衙处置不可,每日都需要早些来衙门应卯,若你不至……当日差事便不得过问,有休沐或是病休,也需要老夫准允。”

张九龄在杨云面前依然拿出公事公办的态度,他的话也是对杨云说,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听我这个上官的。

杨云没去跟张九龄争论,无论张九龄的态度如何,始终张九龄是他的长辈,同时也是朝中资历深厚的老前辈。

张九龄的脾性跟杨云的确不怎么对付,杨云不太喜欢跟张九龄这样虽然才华卓著但思想却很保守的老家伙共事。

“若遇议事,则往中书门下,与老夫同往……”

张九龄解释还算详尽。

所说议事,是大唐宰相级别官员共聚一堂的会议,一般是遇到重大的事情才会召集起来开会。

中书门下设在门下省,也就是俗称的“政事堂”。

李林甫作为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吏部尚书也有资格进政事堂,而整个大唐有资格进政事堂的人一共有十多位,杨云在其中排名第六,比起黄门侍郎和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六部尚书位次高。

大唐最高权力机关的三省,其职务虽多,但很多并不常设。

张九龄作为中书令,在政事堂的官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尚书左丞挂知政事头衔的牛仙客,在张九龄之下就是侍中。

跟张九龄大概说完,杨云便可以回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剑阁闻铃》《重回千禧当学霸》《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伪装大佬那些年》《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好莱坞的亿万富豪》《天命之上》《大道朝天》《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

未来小说【weilaixs.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杨国舅》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名称被占用
“游玄先生,有很多人都认为,决斗界如今环境愈发阴间,重坑自闭主流盛行,都是作为新一代决斗王的您带歪的风气。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有记者在采访时问道。“毁谤啊!纯熟毁谤!”游玄对这种说法表示很愤怒。“凭什么说是我带歪的?”“决斗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他 连载 268万字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大将书群1:162760719(普通书群)2:272676321红色帝国(VIP书群)需截图验证。
其他 连载 519万字
神话之后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地球第一个轮回,仙神消失。地球第二个轮回,龙凤无踪。地球第三个轮回,人类迎来绝望。身处地球第三个轮回中,丁欢寻找着契机,丁欢不想死。
其他 连载 265万字
天命之上

天命之上

风月
世界自毁灭之后重建。于危崖之上,再起万丈高楼。被称为天选者的人们活跃在现实的幕后,行走在历史的阴影中,掌握超凡脱俗的力量,领受着崇拜与敬畏。有人说他们身负天命,万中无一。可季觉对天命不感兴趣。他只想有朝一日,去看一看天命之上的风景。“……”记录者写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那个满手油污的汽修工:“所以,这就是你破坏国际秩序、贩卖禁忌武器、资助颠覆组织、引发两极大战、图谋暗中统治世界的理由?”“关我屁事儿
其他 连载 94万字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任我笑
身为家丁的顾安年幼时意外打碎一坛灵花,在他惶恐不安时发现自己竟然夺取了十二年寿命!一条长生路就此在顾安眼前铺开!为了安稳修仙,顾安选择成为太玄门的杂役弟子,每日种植药草,以夺取药草的寿命进行修炼。通过寿命演化,他的基础功法不断演化,从基础法门推演成通天神通!纪元更替,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人间渐渐有了仙人的传说。被称为仙人的顾安耗费一半寿命,助修为跨越仙道极限,证得圣人之境,凌驾于天道之上。然而
其他 连载 211万字
重生七零末

重生七零末

糖兜
被撞回上世纪七十年代,周身全是极品,唐晚决定要发愤图强,手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直到遇到那个男人……她想扑倒他,占有他,蹂躏他,一直做他心尖上的软乎乎的小媳妇儿。
其他 连载 18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