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唐军的话,就必须得将那一支军队给抽调回来,而一旦抽调那一支军队回援,那么,单凭百济的军队是无法攻下新罗国都的,甚至可能会被新罗军队给反击打回来。

但是相对于拿下新罗,高句丽的国都显然更重要,更何况,现在薛礼的那一支唐军先锋军,现在已经杀过来了,恐怕要不了几天就能够杀到他们国都下面了。

鉴于那一支先锋军的威名,恐怕没有个两三万正规军队,是不可能打得过他们的,而现在高句丽军队大部分都在前方抵挡唐军的主力部队,留守国都的正规军队不过万人,就算再加上一些杂兵,想要打赢那一支唐军先锋军也很难。

他们只能够坚守了,坚守待援,但是,他们的援军在哪呢

只能够让进攻新罗的那一支精锐军队回援了,那是他们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了。

那一支精锐军队回援,才能够解决他们当前的燃眉之急,解掉现在的国都之围,而解掉国都之围,他们才能够腾出手去支援前线的主力部队,不至于让他们立刻就被唐军击溃了。

面对这样的战况,高句丽国王怎么都想不到,十几万的高句丽军队,面对六万唐军东征军,怎么就那么不堪一击呢。

与忧愁的高句丽人不同,唐军不断的传来捷报,大唐人民则是欢欣鼓舞,特别是当一个又一个的捷报传到长安的时候,长安城之中更是喜气洋洋。

如果能够把高句丽也给打服了,那么周边稍微强力一点的国家,就全部被大唐给打败了,那么,大唐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今的霸主。

很多时候,国家想要获得宁静,就必须要采取战争的手段,把别人给打服了,谁看到你都得颤几下,这样自然就不会遭受别人的欺辱了。

而且大唐如今建国还没多久,就已经将周围的国家都给打服了,那么以后的很多年里,大唐都不用担心遭受他们的侵扰了。

按照大唐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如今已经是盛世之开端,只要他们能够保持现在这个姿态,那么,大唐只会越来越强,百姓的生活,也将会越来越好。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无论是百姓,还是大臣,亦或是李二,想到这样的结果,都是非常开心的。

张毅这段时间也只是偶尔打听一下前方的战事而已,基本上,他所知道的那些消息,那些市井小民只要稍微打听一下,也都会知道的。

他不怎么上心,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推荐了薛礼,现在得看看他的战绩如何,张毅压根就不会去理会这些事。

现在他整天游山玩水,又有佳人相伴,张家庄那边一切的运营也已经正常运转,根本不需要他去管什么。

这样的日子,潇洒自在,犹如闲云野鹤一般,多舒爽,他那里还想去管那些世俗之事啊。

第五百一十二章张毅的眼光

前线的战事进行得很顺利,大唐的军队接连取得大捷,高句丽的军队节节败退,拿下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对于大唐来说已经是稳稳当当的了。

而薛礼的表现则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的那一支六千人的先锋军,居然斩杀了超过四万的高句丽士兵,而且一路强势进攻到高句丽的国都,如果不是进攻新罗的那一支高句丽军队星夜驰援赶回来的话,搞不好他能够把高句丽的国都都给拿下来也说不定。

可以说,薛礼的那一支先锋军,在高句丽国内的名头,可比大唐的主力部队要大得多。

而高句丽把进攻新罗的那一支精锐部队给撤回来之后,仅仅是百济的那一支军队是无法拿下新罗国都的。

虽然在之前的战争之中,新罗的军队就已经快要打光了,但是新罗的人民还没有打光啊,现在他们得到大唐的援助,而且高句丽已经撤军了,就剩下一直百济军队,那他们还不起来反攻

在新罗军队的强势反攻之下,百济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就被打回百济境内了。

不过新罗军队同样损失严重,在收复失地之后,他们就停止了对百济和高句丽的攻击。

唐军现在根本不需要新罗军队的援助,一路势如破竹,如果高句丽不趁早投降的话,那么唐军一定会不客气的杀入他们的国都,将他们的国王给押解到长安觐见李二陛下的。

李二整日听到的消息都是捷报,哪怕是久经战阵的他,一连着听到那么多的捷报,也是喜笑颜开,开心得很呐。

大唐的军队战事顺利,说明他的士兵受到的损伤就少,而且一旦把高句丽给打下来,那就是意义重大了。

前朝皇帝没能够做到的事情,他李二做到了,这就是一个成就了。

还有,打败高句丽之后,大唐便是再无敌手,所有妄图与大唐为敌的,都被打服了。

以后,谁在敢来招惹大唐,那就是跟高句丽一样的下场结果。

不过李二也诧异于张毅看人眼光的毒辣,薛礼是河东人,而且从来没来过长安,而张毅也从来没去过河东,他怎么知道薛礼就一定可以带兵打仗,而且一定可以胜任这一次东征的先锋。

薛礼并不出名,甚至说除了他们那个地方之外,别的地方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一号人物,就在张毅跟他推荐薛礼的时候,他还是有点懵的。

那时候他还在想薛礼到底是那位勋贵家的,但是想来想去,都没想到是谁家的。

长安的薛姓勋贵本来就是极少的,而那些家族的成年男子他也都过了一遍,发现并没有谁叫薛礼的。

后来张毅跟自己解释的时候,自己才知道张毅所推荐的只是一介平民,根本没有任何功勋。

甚至,李二从张毅的语气之中都能够听到,他也是不认识薛礼的,虽然不知道他是从哪个渠道得知薛礼这个人的,但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对方,他又为何会推举薛礼担任东征军的先锋呢

各种东西,李二想不通。

不过他也不打算去想了,反正现在薛礼带领东征先锋军在高句丽国内横扫四风,而且自己也已经算是成功的拉拢到薛礼,不出意料的话,以后薛礼将会成为唐军之中的一员猛将,而且会忠诚于他。

不管怎么样,张毅还是为他发掘了一位非常不错的将才的,单从这一点来说,张毅也是有功劳的。

而且这一次东征,张毅所发明的火药弹发挥了很大的用。

之前薛礼也明确的跟李二说过,若是论及热武器,张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所掌握的东西,很多也都是张毅传授给他的。

所以这一次东征,张毅的功劳依然不小。

不过他既然拒绝了自己,而且还跟自己闹了一地的鸡毛,那李二是肯定不会平白无故的奖赏他的。

顶多也就是,不去找他麻烦罢了。

不过张毅这一双识人的眼睛倒是让李二有些担心。

他太善于发现人才了,而且他的脑子太好用了,这样人用天才来形容都是一点不过分。

如果这样的人能够为自己所用的话,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是如果这样的人不服管教,不能够为自己所用的话,那自己就必须得采取一点手段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笔趣火】【海趣阁】《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秋燥》《渣攻改造,BE改写HE》《我的模拟长生路》【系统流小说】《小侯爷他追悔莫及》【全本迷】《谁让他修仙的!

未来小说【weilaixs.com】第一时间更新《盛世唐魂》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脑袋大又秃
如同核武器只是科学的副产物一样,长生也不过是道途求索中的小小馈赠。新法道祖,大贤良师,万年来最强修士郑法真人招收亲传弟子,参考书籍如下:《符篆中的拓扑学——从小云雨符说起》《法器的人工智能研究:器灵初探》《九转金丹元素分解》《阵法通路基础》注:在《仙道》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者优先录取。
其他 连载 189万字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任我笑
身为家丁的顾安年幼时意外打碎一坛灵花,在他惶恐不安时发现自己竟然夺取了十二年寿命!一条长生路就此在顾安眼前铺开!为了安稳修仙,顾安选择成为太玄门的杂役弟子,每日种植药草,以夺取药草的寿命进行修炼。通过寿命演化,他的基础功法不断演化,从基础法门推演成通天神通!纪元更替,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人间渐渐有了仙人的传说。被称为仙人的顾安耗费一半寿命,助修为跨越仙道极限,证得圣人之境,凌驾于天道之上。然而
其他 连载 211万字
破云

破云

淮上
现代都市刑侦悬疑,狗血HE城市天空,诡云奔涌三年前恭州市的缉毒行动中,因总指挥江停判断失误,现场发生连环爆炸,禁毒支队伤亡惨重。三年后,本应早已因过殉职并尸骨无存的江停,竟奇迹般从植物人状态下醒来了。英魂不得安息,他必须从地狱重返人间,倾其所有来还原血腥离奇的真相。现代都市刑侦,英俊潇洒十项全能进可百米狙人头退可徒手拆炸|弹没事就爱装个逼的攻&因为反正随时准备完蛋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很淡定的受正常
其他 连载 138万字
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蜉蝣须臾
穿越游戏异界十年,李昂没有金手指和老爷爷,以一个普通人身姿奋斗成为了世界最强冒险团的核心辅助,功勋卓著,堪称建队基石。然而团队在引入一套全新的功绩算法后,他被定义为吃资源不干事,直接被“优化”。十年努力付诸东流,他的眼前才出现了游戏系统。他决定重组一个专业性高,执行力强的冒险团重回巅峰。这时候在他面前出现的是:身负天命的剧情女主、与魔性之花共生的淑女、不守戒律的怪力圣骑士、召唤炼狱军队的弓手——等
其他 连载 57万字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忘语
凡人修仙,风云再起时空穿梭,轮回逆转金仙太乙,大罗道祖三千大道,法则至尊《凡人修仙传》仙界篇,一个韩立叱咤仙界的故事,一个凡人小子修仙的不灭传说。特说明下,没有看过前传的书友,并不影响本书的阅读体验,但感兴趣的书友,也可以先去看看《凡人修仙传》,再来看本书哦。
其他 连载 686万字
乃木坂的奇妙日常

乃木坂的奇妙日常

长明烛
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黑石召唤者,坑嫂第一人,飞鸟集作者,头号南黑,玩花专业户,大阪少女杀手,乃木坂二代目火影,amazing教副教主,爱吃荞麦面的假面骑士,老年人的知心伙伴,真正的贝尔-格里尔斯,乃木坂动物园园长,温泉组第四人,笨蛋的补习老师,under救世主,乃木坂家长们的贴心小棉袄,北海道驱魔人,作死最多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康子的微笑守护者,赌神,乐器之神,画伯们永远滴神,当代李白,艺能界
其他 连载 84万字